<p> 韩国计划在2008年之前完成"风水申遗"的收集整理等准备工作,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,则可能会申报成功的。种种迹象表明,韩国从总统、联合国秘书长到平民都将风水摆上桌面,而我们对风水文化的提倡还多为民间行为。在最新《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》的35项文化遗产中,中国"风水申遗"无一席之地。 </p><br />
<br />
<p> 既抢走了中国的的端午节之后,韩国似乎已尝到的甜头,狠不得把中国的文化一古脑的都据为已有,都申报成世界文化遗产;甚至于还传出孔子也是韩国人的笑话.</p><br />
<br />
<p> 万年前伏羲氏已谈风水。</p><br />
<br />
<p> 中国风水又称堪舆、卜宅、图宅、青乌、青囊、形法、阴阳、地理、山水之术等等。探其概念的渊源,据说在伏羲氏时期就有,在《诗经》、《仪礼》、《周礼》、《孝经》里,以及选择住宅和墓地的卜筮术与相地术中可看到。周朝时,风水术大为发展,但正式的记载始于汉代,而到了六朝时代,风水理论的哲学基础又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。</p><br />
<br />
<p> 晋人郭璞《葬经》:“气承风则散,界水则止,古人聚之使不散,行之使有止,故谓之风水。”这是对风水的最好解释,意思就是为考察山川地理环境,包括地质水文、生态、小气候及环境景观等,然后择其吉,接着筑城廓室舍等,是中国古代的一门实用的学术。由于掺杂儒、道、佛的观念,风水学说演化出不同派别,再加上一些靠此谋生的江湖术士的演绎,使这门古老的艺术增强了神秘性。而那时韩国还是一个附属于中国的小诸侯国。<br />
</p>
评论更多>>